2017-04-18 编辑:
亚洲作为全球化纤最大的生产地区和消费地区,亚洲化纤各成员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对推动整个全球化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按照目前亚洲化纤产业的格局分布,日韩以及中国台北依旧是高端阵营,中国大陆则是体量最大、市场最大的代表,印度、巴基斯坦、印尼则是新兴市场的代表。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这样的格局正在满满发生调整,市场“无形的手”正在缓慢的推动着这样的变化,那么方向是怎样?
日本捍卫高端身份
作为高端化纤产品的梯队代表,日韩及中国台湾在高性能纤维及各种功能型纤维的生产及研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及稳定的市场。
日本化纤协会副会长、Kuraray公司社长及理事代表Mr.MasaakiITO先生介绍:从产量来看,日本化纤产量自2000年之后就开始逐年下降,目前几乎已经到了预警线;从市场来看,日本目前纺织品消费方面,个人在服饰方面的支出仍然不高,相反应用于住宅及建筑方面的需求在维持稳定增长。根据日本化纤各终端用途消费量的统计数据显示,其化纤应用与非服饰所占的比重从2000年的66%增加至2015年的81%。
Mr.Masaaki ITO先生介绍:2016年日本化学纤维产量为91.1万公吨,较前一年度减少5%。
Mr.MasaakiITO先生说:“由于日本主要化学纤维公司全球化的策略,促使日本化纤产能超过一半在海外。”
在出口方面Mr.Masaaki ITO先生介绍:日本纺织品主要出口项目中,化纤布料持续减少,非服饰用纺织品增加。中国是日本最大进口国及出口国,但目前所占比重持续减少,东南亚各国所占比重持续增加。Mr.Masaaki ITO先生说:“未来日本将强化技术开发并拓展应用领域,当然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性能及高功能性纤维领域。
韩国向产业用继续调整
韩国化纤协会代表介绍,2016年韩国化纤产量为136.8万公吨,较上一年度增长2.1%,其中内销占比50.9%,较上一年度减少2.6%;外展占比49.1%,较上一年度增长7.5%,锦纶长丝/涤纶长丝以内销为主,涤纶短纤/腈纶短纤以外销为主。
该负责人介绍,受到全球经济萧条影响造成2016年韩国化学纤维产业国内外需求衰减及售价下降,激发韩国业者积极奋战。韩国化纤厂正由生产一般服饰原料转移生产高功能服饰及产业用原料发展,而在一些全球最佳产品,如轮胎帘布、弹性纤维等要继续维持强化市场地位,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拓展需求,加强合作。
中国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同时实现全面升级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代表团代表——中国杭州永盛集团董事长李诚代表中国代表团介绍了中国化纤发展现状、未来展望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李诚介绍,2016年中国化纤主要品种新增产能放缓,行业运行质量明显好转,受织造需求增长及化纤产品出口增加的带动,化纤产品销售良好,单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库存达到历史低位。
李诚介绍未来中国化纤工业在“三期叠加”阶段将围绕加快结构调整、控制总量规模、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科技进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融合、发展绿色制造、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行业软实力等方面展开工作。
马来西亚通过出口维持发展
马来西亚纺织产业协会代表介绍了本国经济的整体走势之后指出:马来西亚纺织及成衣出口值共计27亿美元,占马来西亚制造业总出口的2.2、5,占据第十位,产品主要包括化学纤维在内的各种纺织品及原料、半成品、成品。其介绍到:“马来西亚纺织企业已提升价值链,并且能够供应高级时装所需求的产品,服饰产品具有为国际顶尖品牌制造的丰富经验,促使国内制造业者可取的设计、生产及完工方面基本的技术。而对于化纤行业,其介绍马来西亚化学纤维、纺织及成衣国内市场小,需要依赖进出口以促其发展,当地企业正在积极利用以下方式应对目前行业的困局:通过专业化的进步及价值链的提升;下游向上游整合;透过研发自动化及减少人工加强生产力;结合其他相关产业以扩大产品多样性;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的利益最大化促进贸易。
泰国渐渐觉醒的市场
泰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席Mayuree介绍:泰国纺织业以棉纺为主,但并不种棉花,以进口为主。产业主要为纤维和纱线阶段的外向型出口产业,主要的化纤产品均有产出,但是下游需要现代化和引入新的投资,Mayuree主席说:“作为旅游胜地和时尚意识较高的国家,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前景十分乐观。”
Mayuree主席表示:“纺织品协会通过泰国国家纺织联盟以伞形结构的形式实现了从上游到下游的整合。目前各类世界顶尖国际品牌已经进入这一规模不大的市场,因为泰国的织物从感觉上而言是优于周边国家的产皮品质的,未来我们将借助莱卡在女装原料中的成功经验将粘胶纤维作为一种增值产品进行推广。”
巴基斯坦化纤人均消费具有巨大增长空间
来自巴基斯坦的负责人介绍,于中国化纤人均消费量相比,巴基斯坦在这方面的人均消费水平较低,2014年~2015年人均化纤消费量为3公斤,而中国是16公斤。这为巴基斯坦化纤的人均消费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对于巴基斯坦而言,纺织属于支柱产业,目前巴基斯坦的纺纱能力已经跃居亚洲第三的位置。其负责人欢迎各国企业来巴基斯坦投资化纤产业。
中国台湾继续创新产品开发
来自中国台湾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公会的代表介绍了目前台湾人造纤维的发展相状,其表示未来台湾人造纤维产业将继续创新产品开发,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1,高科技、多功能、创新素材;2,凉感衣、发热衣、温度管理;3,智慧衣、保健纱、智慧管理;4,产业用、家饰用、扩展研发;5,短纤维、不织布、医疗保健;6,减碳排、节能源、永续环保。
印度尼西亚后整理及无纺布市场空间较大
来自印度尼西亚纤维及长丝纱线制造商协会的代表表示:从2011年以来印尼国内纺织品消费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0公斤。其介绍印尼拥有一条从上游(合成纤维)到下游(服装)的整合型纺织产业链,但在整理织物和无纺布的新投资领域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未来协会将引入下带花的机器设备来实现产业振兴,通过科研机构和大学进行研发合作来实现产品多样化,鼓励政府制定进口替代政策。
印度强化化学纤维的消费
印度合成纤维协会秘书长SCKAPUR先生介绍,印度是全球最具消费者信心的国家,纺织业是推动印度成长记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印度占全球纺织贸易的比重也在维持成长趋势。SCKAPUR先生说:“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化纤生产国,原料足以供给日趋成长的纺织产业,未来印度将强化化学纤维的消费,未来将在复合材料、不织布及涂层纺织品、防护性纺织品、过滤器材湿巾、医用纺织品等领域不断拓展新技术。”
(来源:中国纺织报)